清康熙时李光第等修《钦定月令辑要》曰:
(五月)十三日,关庙祭献:原《续文献通考》,汉寿亭侯关公庙五月十三日遣太常寺官祭。增《帝京景物略》:五月十三日进刀马于关帝庙。刀以铁,其重八十觔。纸马高二丈,鞍鞯绣文,辔衔金色,旗鼓头踏导之。[63]
而明清以来,此日又以“磨刀雨”,“大旱不过五月十三”等农谚盛行于黄河南北,其中缘故亦值得分析。[64]
郝经《重建武安王庙记》的记载:
郡国州县、乡邑闾井皆有庙,夏五月十三日,秋九月十有三日,则大为祈赛,整仗盛仪,旌甲旗鼓,长刀赤骥,俨如王生。[65]
证明至迟此时“五月十三”已经成为关羽祀日,惟显然无关农作,倒更像是游牧民族趁夏草正肥的阅兵式。自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燕云十六州以后五个世纪以来,河北一带始终存在着农耕畜牧混合的经济形态。但自明初大量移民由山西进入河北、河南、山东饱经战乱蹂躏之地,即所谓“要问家在哪里住,洪洞县里老槐树”之永乐年间北方大迁徙,耕作作物、技术和相关民俗自应发生变化,以中国之大,农业区域跨越了若干个植物带,自然不能一概而论。以北方麦黍产区而论,农历五月中旬意味着麦收后二茬作物播种,亟需及时之雨。康熙三十一年山西《黎城县志》言: